修行者脑波趋同性追踪记录
脑波是大脑电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,它们可以通过脑电图来测量和记录。不同类型的脑波与不同的意识状态和心理活动相关联。例如,α波与放松和冥想状态相关,β波与警觉和集中注意力相关,过去几年我一直在对修行者的脑波做追踪记录和检测,记录了大量修行者处于不同修行方法、不同场域的脑波,发现特定的修行会出现特定的脑波,而在同一场域内用同意修行方法进行修行的脑波,则出现了趋同性。
上图为传统修行两种不同的方法。在同一场域内,同一时间内, 4位修行者和三位修行者检测脑波显示明显趋同。
脑波趋同性性的研究相关的实验著名的有:
匹兹堡大学的实验:一组参与者进行集体冥想时脑波呈现出更高的同步性和相似性。这种脑波同步性与参与者在共同任务执行方面的表现有关,显示出更好的协同性和团队合作。
哈佛大学的实验: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(fMRI)技术记录了参与者在集体冥想过程中的大脑活动。显示,参与者的大脑活动在特定区域之间呈现出更强的同步性。
慈悲冥想的实验:一些研究关注慈悲冥想对脑波相似性的影响。这些研究发现,参与者在进行慈悲冥想时,其脑波模式呈现出更高的同步性和相似性。这种脑波同步性可能与情感共鸣和共情的加强有关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脑波的趋同性呢?
首先特定的修行方法,会使用相同的放松方法,投入相似的注意力,大脑活动出现相似的神经活动和神经网络连接,相似的意识状态,释放相同的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节物质,例如多巴胺、血清素和γ-氨基丁酸(GABA),影响神经元之间的通信和脑波的频率和振幅,引发类似的频率和振幅特定类型的脑波。
其次在同一环境用同一种方法修行,脑波相互影响并增强彼此的振动,越来越相似,产生共振效应。
另外,类似的心理和生理状态,思维、情绪和体验相似共同的状态使大脑活动更趋于相似。
脑波趋同性应用于自闭症干预
过去两年,我对二十五个自闭症进行了家庭干预,以家庭作为整体参与自闭症的治疗。治疗方法根据自闭症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心理测评、神经系统检测、脑波检测、情绪智能分析数据等制定相应干预方案,以针对每个自闭症家庭不同的方式进行干预,并记录了干预过程中的脑波检测,发现明显的脑波趋同性。
以上是随机抽取的四组自闭症家庭十二次内干预过程脑波检测记录(从下向上分别为第1次,第6次、第12次)
在脑波趋同之后,自闭症的社交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。
紧张和焦虑和应激症状减轻,自信心明显增强,在社交情境中更放松自如,对情绪的感受力明显提升。
目光对视能力,回应速度及准确率明显提升,语言表达功能明显增强,被识别到的自我反思明显增多,与他人的互动内容增多,更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思维、情感和行为,更清晰表达社交期望,更好地适应社交情境。
这一发现与实验心理学中的共振理论相吻合,进一步证明了,脑波趋同对自闭症家庭干预,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提明显具有有效性与重要性。